5毛錢的小湯包讓他6年狂賺500萬
一個小巧玲瓏的湯包,咬一口,滿口流油,那味道,絕了!肉鮮,皮薄,香氣撲鼻……這就是在浙江地區家喻戶曉的“老臺門湯包”。就是這5毛錢一只的湯包,正演繹著一幕現代版的“團結致富經”。
說起“老臺門湯包”,陳慶松是一個關鍵人物,“老臺門湯包”的創始人。他雖是商人模樣,但笑意里明顯地透出農民的質樸。他有著很感人的故事,不僅僅是他走過艱難的創業之路,更感人的是他先后帶出家鄉一百多鄉親父老,到各個城市開湯包店,以此致富,現在更是在全國開辦加盟老臺門營養早餐加盟。
每天早晨,紹興人會搶著購買一種其貌不揚的湯包。這種湯包,紹興每天至少要消費15萬個。這樣的湯包店在紹興有一百多家,5毛錢一個的湯包帶給這些店主的是外行人看不到的豐厚利潤。
這100多家包子鋪都和一個今年只有29歲的小伙子分不開,他叫陳慶松。老臺門的發展從2002年陳慶松來紹興開店到現在短短5年時間他就掙了500多萬,靠的就是這小小湯包。
2002年,學了十年手藝的陳慶松從安徽農村老家只身一人來到紹興,在東街市場邊開了第 一家湯包店。他做出的湯包很有特點,皮薄,有韌勁,湯水很足。湯水不多不少,吃一口,正好把湯水吃完。產品受歡迎,排隊買湯包的顧客排得老長。
那段時間,陳慶松每天從凌晨一點忙到下午六點,一天要用400多斤面粉,做7000多個包子,一天利潤少說也是七八百元,當時店里請了兩個小工。頭幾個月利潤都有三萬多,可時間長了,人也做得疲憊了。一年時間陳慶松就掙了30多萬,當時他和兩個小工一天只休息五個小時,掙三十萬元已經是他的極限了。一個人做的湯包滿足不了需求,陳慶松想到了老家的親戚朋友。
本著把家里人帶出來多掙一點錢的想法沒有經驗怎么開早餐店,陳慶松設定了新店的距離:第 一,對自己的生意沒有影響;第二,對他的生意應該也是一個好的幫助。第 一批過來的就有陳慶松的妹妹陳慶紅。第 一年的盈利足足有六位數了,陳慶紅開心得不得了,用她們的土話說就是咸魚大翻身了一樣的,突然一夜之間成了暴發戶。
陳慶紅靠包子一年掙了10幾萬,陳慶紅的老公陳輝也坐不住了。又有三四十位親戚,當時有做縫紉店的,還有開汽車的,都看陳慶松的湯包賺錢,全部都過來改行了。就這樣,像滾雪球一樣,從安徽安慶農村有100多親友來到紹興,都跟著陳慶松做包子。
對于每一個從老家來的沾親帶故的人,他都會教給他們自己的湯包技藝,但徒弟們還是不放心用自己做的餡?,F在徒弟們仍然要從師父那里買餡料,雖然陳慶松已經把做餡的技藝都傳給了徒弟,可徒弟無論怎么學,也覺得沒有師父做的餡味道香,而且他們算了一筆賬,自己做肉餡又要機器,又要多請小工,成本明顯提高,100多個徒弟一商量,形成了一個決定:給師父加點錢干脆讓師父請人來做。
100多家的包子鋪,每天需要的肉餡不是個小數目,陳慶松直接去肉聯廠批發,做成肉餡后送到位于紹興各個地方的湯包店,現在每天他要做1500多公斤肉餡,靠肉餡陳慶松一年能掙60多萬。